铁观音鉴赏网

史前人类制作玉器的神秘工艺

10-29

史前人类制作玉器的神秘工艺

要研究古玉,必须了解古人制玉的方法,每个时代受其工具所限,制玉方法也有所不同。在史前生产力水平比较低的条件下,古人又是如何制玉的呢?


石器时代古人类打砸石块,制作石器工具用于生产、生活,逐渐了解熟悉了石的特点和价值,久而久之,对石材的选择有了标准,打制的方法有了规律,产生了不同用途的石器工具,同时,也对石的美观有了了解,渐渐地把美丽的石材提升到装饰的地位上。


新石器时代石器工具经过磨制,表面光滑细腻,石的漂亮内质显露出来。有的石头被选出来制作装饰品,这些石质装饰品就是后来玉的起源。


远古玉器是在劳动生产中因使用石器工具而诞生发展起来的。最初,人们玉石不分,全作为石器工具使用。后来,通过生产劳动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文化物质生活水平提髙了,区分了玉和石的不同,把玉看得更为重要和珍贵,发展了装饰和礼仪用途的玉器,玉器工艺逐步成熟,有了专门的制玉工匠和完备的制玉方法,成为专门的制玉手工业。


据推测,当时的治玉工序分为采玉、开眼、解玉、钻孔、打磨、镂刻、抛光等。


采玉


在原始时期,人们的生产活动受自然地理环境限制,形成一个个较为封闭的文化圈,同外界联系较少,各地玉料的来源多是“就地取材”。


远古时期大量开采石器石料,估计采取玉料的方法与采石相似。玉多蕴藏于山地岩脉中,亦有被水冲刷而外露的,亦有崩落为零星砾块的。


可能当时人们沿山溪寻找裸露在外的玉而采之,也可能是人们在采剖其它用途的石料时发现这类绚丽斑斓的“美石”的零星分布而兼采之。


由于几千年不断地开采,现今在史前文化较发达地区的地表或山边,已很难见到成片成块的玉蕴了。


开眼


开眼就是利用敲打锤击除掉玉璞外面的氧化层(俗称“玉皮”),使玉材内所含玉质得以完全暴露。



开眼的工艺虽然简单,但要求玉工对玉材的识别、选择及敲击技术有相当丰富的经验。原始时代用于开眼的工具,可以用石块、石斧、石凿、石锤充任。开出的玉璞,可制成一器,亦可制成多器,这需要有比较精确的分割计算与设计。


解玉


解玉就是把开眼后的玉料依制作成品的需要截割下来。

据判断,原始玉料上遗留下来的抛物线截割痕迹是用皮条弓截割的,其方法是先将兽皮用石刀划成长条,晒晾干,用竹子做成弓,皮条作弦,将玉料固定后,两人来回来皮条子,一人不断加水蘸砂,利用皮条带动砂粒,慢慢将玉割开。


如不用弓,仅用一根皮条也是可行的,方法基本同上,只不过是两人各执皮条的一端,端上可系一短木棒,便于握紧,来回拉动皮条,也同样可以截割。


由于皮条较粗,且两头用力,加之用力不均匀与切入面晃动,所以在玉料截割面上留下的痕迹就必然凹凸不平。


有一些玉料抛物线形截割面上所反映的抛光样光泽,当为兽皮脂肪摩擦浸渗作用所致。


皮条弓的优点在于柔韧耐磨性较强,可随意改变切割方向,既能作直线运动,又能作弧线运动,很适宜用于开料和透雕。


至于有的玉料截割面上留下的平行直线截割痕迹,是用竹片或木片加水蘸砂来回拉动截割的。


用长条形薄石片或骨片加水蘸砂也可以解玉。用竹片等物体解玉留下的截割面较为平滑,有抛光样光泽。


用竹、木片截割玉料较为费时,而且耗损大,但由于原料来源丰富,故这种方法在当时可能被广泛采用。


解玉砂在原始琢玉工序中是非常关键的辅助料,因为无论是旋转摩擦还是直线摩擦解玉,都离不开用砂作中介物,原始时代的解玉砂估计是经过筛选的天然砂。



江苏武进县寺墩良渚文化墓葬中出土的一件玉璧上铺有一层砂粒,系花岗岩粗砂粒,其中硬度高达7度的石英石占30%-40%,这应是史前时代玉工使用的解玉砂。


钻孔


钻孔是在已截割好的玉料上根据需要钻出大小不同的穿孔。


钻孔法有两种,一是“钻头钻”(即后来的桯钻),一是“管钻”。


钻头钻的孔径比较小,一般0.1-0.3厘米,玉饰件上常见这一类的小孔。用于钻孔的钻头,其硬度必大于玉料的硬度。


江苏丹徒县磨盘墩良渚文化遗址及附近一些地点出土的大量细石器中有许多石钻头,石质为黑色燧石,即黑石英,硬度可达7度。经试验把这种钻头装在木柄上,再用人力在玉料上钻孔是完全可以的。


管钻所钻的孔径较大,可达2~5厘米,在当时可用于钻孔的管子有竹、木、骨管。


当时管钻的方法是把已截割好的玉料固定,定好圆心后,将开了槽的管钻安放在圆心上,管钻的上端可能用木板或石块加一定的压力,一人稳定管钻,并不断向槽内加水添砂,也可借此人力,向下施加压力,另外一人或两人用皮条(或绳索)在钻柄上缠绕数道,握住皮条两端来回拉,使管钻转动,以带动砂粒摩擦而钻成圆孔。


由于在玉料内钻孔越向下越费劲,所以琮、璧等玉器都是两面对钻,以减少夹塞阻力,提高速度,但因为圆心定位的偏差,所以两面对钻的孔位往往有错位。



当时钻管的壁较厚,转速也比较慢,表现出较原始的情形。


打磨


打磨是将已截割好、钻成孔的玉料打磨成型。


当时打磨的方法可能有两种,一种是将玉料固定,用砺石加水在玉料上打磨;

红山文化玉磨具


一是将砺石固定,用玉料加水在砺石上打磨,这实际上是一道成型工序。在玉料打磨成型的同时,也将玉料的大部分截割痕迹磨去,除部分玉器成品上由于截割痕迹较深而有保留外,一般玉器成品上常常见不到前几道工序的加工痕迹。


镂刻


镂刻是在有些玉器成品上雕刻十分精美的繁缛的纹饰。


良渚文化玉器纹饰以其精美细致工整而闻名中外,其玉器纹饰线条有的细如发丝,宽仅1-2丝米,组成的个体仅比黄豆稍大。刻出的鸟眼睛,有的小如圆珠笔的滚珠,鬼斧神工,令人称绝。



这些纹饰即使使用铜、铁一类金属刀具也很难刻动,因为青铜和铁的硬度都小于玉。


江苏句容丁沙地良渚文化遗址出土阴线雕刻工具261件,质料为燧石、黑曜石、石英、水晶等,器身较小,长宽都在3厘米以内。


器表有多次打击修理的痕迹,大多有锋利的尖部或弧状的刃部,可对玉料表面进行浅阴直线或曲线的刻划。


当然,这种硬碰硬的雕刻是十分费力耗时的,需要有娴熟的技艺和持久的耐力,甚至需要有相当精密的规矩角尺等原始仪器和工具。


抛光


抛光是将玉器表面磨亮,达到闪闪发光、光可鉴人的效果。


原始玉器几乎每一件都要经过抛光,抛光可用光滑的竹片或兽皮,而用兽皮的机会多一些。


兽皮上有动物性脂肪,呈弱酸性,用兽皮在玉器上来回摩擦直至光滑。


竹子茎杆亦含呈弱酸性的“竹沥”,也可以用于玉器的的摩擦抛光。

蝴蝶犬为什么禁养

鹦鹉鱼好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