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观音鉴赏网

广州秘境:追寻珠江消失的海珠石遗迹(上)

07-09

广州秘境:追寻珠江消失的海珠石遗迹(上)

  近代广州,曾经短暂地出现过一座精美的公园,名曰“海珠”。

  这座历史上的海珠公园,并非位于现在的海珠区,而是位于广州的母亲河珠江之上。无论是珠江,还是海珠路、迎珠街、连珠街等街道,乃至海珠桥、海珠大戏院等建筑,皆以海珠公园的母体而命名。今天,我们将带领各位看官了解它的母体——海珠石。

  清代南粤先贤屈大均在其著作《广东新语》中,对海珠石有着以下描述:

  羊城有三石:东曰海印、西曰浮邱(丘)、中曰海珠。海珠广袤数十丈,东西二江水环之,虽巨浸稽天不能没。石上有慈度寺,古榕树十余株,四边蟠结,游人往往息舟其荫。

  关于海珠石的传说,古人的记载简洁明了:

  珠江源于三江,合流于城南。中有海珠石,是谓珠江,一名沉珠浦……传贾胡沉珠于江,化为石。——《广东通志》

  广城南海中,有片石涌出水面,广袤十丈。相传有贾胡持摩尼球至此,珠飞入水。浦曰沉珠,其石曰海珠。——(清)范端昂,《粤中见闻》

  今人基于古籍,对海珠石的传说加以“自编自导自演”,故事情节指数瞬间爆表:

  传说秦汉时期,赵佗在广州建南越国,他有一颗镇国之宝,称阳燧宝珠。赵佗死后,这颗宝珠成为陪葬品。当时有一位书生叫崔炜,很想见识一下这颗镇国宝珠,后来他因请神医救活了仙女玉京子,仙女为表谢意,让崔炜到赵佗的墓穴地宫中去探访,赵佗就把宝珠送给了他。后来,这颗宝珠被一位波斯商人重金购得,取名“摩尼珠”,并准备把这颗宝珠带回波斯国。

  有一天,船至广州城南大江,两岸风景秀丽,他情不自禁地拿出宝珠欣赏。突然,狂风大作,波浪翻滚,宝珠化作一道白光射入江中,变成一块巨石。到了夜晚,巨石如明珠一样闪闪发光。人们就把巨石成为“海珠石”,同时把广州城南的这条大江成为“珠江”。——《名城广州常识》

  其实,海珠石不过就是珠江中一块大型的红砂岩礁石罢了。当然,历经千百年来的江水冲刷,海珠石的表面理应光亮如珠吧。

  言归正传。及至民国初年,孙中山先生借鉴了英国人埃比尼泽·霍华德(Ebenezer Howard)在《明日的田园城市》(Garden Cities of Tomorrow)中提出的“田园城市”理念,在《建国方略》中倡议将广州打造成为“花园都市”:

  广州附近景物,特为美丽动人。若以建一花园都市,加以悦目之林囿,真可谓理想之位置也。广州城之地势,恰似南京;而其伟观与美景,抑又过之。夫自然之原素有三:深水、高山与广大之平地也。此所以利便其为工商业中心,又以供给美景以娱居人也。珠江北岸美丽之陵谷,可以经营之,以为理想避暑地;而高岭之巅又可利用之,以为避暑地也。——孙中山,《建国方略》

  1921年,孙科博士就任广州市第一任市长。上任伊始,孙博士旋即践行其父的“花园都市”方略,在广州的市区版图上规划出三座公园。其中:第一公园就是现在的人民公园;第二公园因故未能建成;第三公园就是依托海珠石建造的海珠公园。

   1926年,海珠公园正式对外开放。崭新的海珠公园令昔日破败的海珠石焕发光彩。

  从海珠公园的全景照和当年由广州工务局绘制的《海珠公园图》可见:海珠公园的主要景点沿中轴线一字排开,既有中式亭阁,又有西式塑像;树木环岛栽种,一片绿意盎然。

  接下来,笔者将以《海珠公园图》为索引,借助一帧又一帧珍贵的历史图像,为各位看官呈现海珠公园的迷人风采。


  引子:浮桥

  从长堤经浮桥而达海珠公园的中式门楼,无疑是登临这座江心公园最为便捷的方式。眼尖的看官应该能够察觉到,位于长堤一侧的浮桥入口处,原来是一座中式亭子。

  景点1:门楼

  门楼上的“海珠公园”题字,由曾任广州国民政府代主席、被誉为“民国至今,学颜者无出其右”的书法家谭延闿于民国十五年一月手书。

  景点2:南亭

  门楼的正前方原本只是一片空地,空地中央简单地置放了一大盆花。后来,当局在空地上建起了一座凉亭。从亭上匾额的题字可知,这座亭子叫做“南亭”。

  景点3:喷水池

  南亭的西面,是一座中央立有小童雕像的长方形西式喷水池。喷水池以西,是一个大型的攀藤植物架。架子的西侧,即公园的最西端,就是公共厕所。从《海珠公园图》可见,当年海珠公园的厕所,已经划分“男界”和“女界”了。



  (未完待续……)

  (原文刊登于“古粤秀色本土文化宣传平台”,作者为文仔哥哥,南粤古驿道网采编整理。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南粤古驿道网联系。)

王一博豹猫图片

翡翠挂件图片大全及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