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观音鉴赏网

沈华专家解析:西周玉文化鉴定的秘诀

06-14

沈华专家解析:西周玉文化鉴定的秘诀

(接上期)

我们介绍完了西周时期各种玉器的特征,最后将这个阶段的鉴定要点总结出来,供大家参考。

在我们目前可以接触到的商业平台和拍卖市场的交易过程中,西周阶段大家能碰到的玉器通常还是以早期出土,经过人为盘玩的熟坑居多,这是目前的一个现状,不管你承认与否,现实就是如此。

但事实很令人矛盾的是,我们所总结归纳出的方法和规律,包括各种鉴定的细节和所讲的条条框框,又都是根据出土器物做为标准所开展和提炼的,严格意义上说,这里面虽说有大约70%是真实可信的,但是也必须承认,还有30%是个人的理解和发挥。

所以,再次要提醒大家,特别是对于收藏高古玉器的爱好者来说,无论是任何古器物,首要第一关是辨物品的真伪,其次才是断时代,这个观点,我在前面已经反复阐述了。

西周玉器的真伪判断有下面几点:

一、如何从玉质上鉴定西周时期的玉器

翻遍《中国玉器全集》《中国出土玉器》,西周时期出土和传世玉器中,玉石品质上佳的玉器数量有限,贵族和王侯级别的考古发掘也不是很多,目前所掌握的资料中考古墓穴的级别不高,可能会有这方面的影响。

但是要承认一个现实,就是民间的藏品有一些珍品,这也不能排除早期高级别墓葬中有出土并流失在民间的古玉,因为在清朝晚期,就有很多高级别的西周墓葬被挖掘,譬如像毛公鼎、孟鼎、大小克鼎以及散氏盘、號季子伯盘等青铜重器的出现,代表着国内青铜器的巅峰时期,这些墓葬由于没有任何出土记载,全部散落民间,同墓葬中肯定也会有与青铜重器相符合级别的玉器出土,只是这些物品流入民间后,即失去了可资借鉴的鉴定标准器资格与准确的流传信息。

按照这种青铜器的级别和档次,如果是同一墓葬出土的这些玉器,根据西周时期用玉的制度,应该会有不少和田玉雕件,肯定比近五十年出土的玉器品质要好。

所以,西周时期玉器中的熟坑虽有争议,但是很值得关注和投资,需要特别说明,这也与商代玉器的投资视野角度不同。

作为普通收藏水平的购入性鉴定,重点应放在普通材质的辨识方面,壁如对西周时期岫岩玉南阳玉、绿松石、玛瑙乃至煤精玉石的特征鉴定上,因为具有普通收藏能力爱好者,更多的机会是面对这些存世数量较多的古玉,我早些年玩收藏时曾经在山西很多古玩城都看到过各种出土的西周组佩玉器,当时没有这份感觉,也没有关注这个题材,后来开始学习后才发现这是应该弥补的一个空缺,古玉的学习需要提升感官认知,因为至少要真正地反复观察过这些杂玉的真品标准器,不仅是看颜色,更要熟悉和感悟那种时代特征。

二、如何从沁色上看西周时期的玉器特征

其实,玉器的沁色在我以前的一个专栏《如何快速成为收藏高手》中专门介绍过,如果没有那么多的实物和图片,空洞的讲沁色是一件很抽象的事,几乎网络上都在喋喋不休地介绍着各种时代的不同沁色,说实话,很多的所谓标准器就是赝品,这么讲的目的也就不敢深思了。

学习古玉的沁色也没有那么复杂,因为只有那么几种大的颜色分类,但具体到每一件物品上而言,却又出现完全不同的效果和画面,就好像万花筒一样,即使是同一个墓葬,也不可能出现完全相同的沁色,在实际的考古过程中我们发现,即使同一坑口、同一样的玉石材质,甚至同一块玉,所表现出来的颜色和变化也不尽相同。

而作为那些收藏古玉的人,又希望将沁色的说明讲得具象一点,那么,前提就是需要观察真品标准器,熟练掌握沁色的侵染程度,了解玉质变化与环境关系的结果,接触到一件玉器时,先了解玉器上面的这样几点特征:

1、沁色与地张边缘处的清晰状况。

真品沁色的颜色分布特点,就是从四周外缘浓处向中心逐步发散,呈中心处渐淡周边浓烈的分布样式,这种变化是自然形成的;人工伪造的沁色基本上没有这种变化,因为是造假时采用物品遮盖的方式,所以被遮盖处颜色几乎没有变化。

观察这一点最好要使玉器对准阳光,尤其片状玉器,但是不要使用高强光手电,昨天还在提醒藏友,强光手电主要用于翡翠材料的结构,看古玉,特别是薄片玉器,用强光反而会掩盖这种渐变的过程,所以,强光手电何时用,怎么用,也是有讲究的,不是什么都可以看得出来,薄片的古玉在自然光下鉴别很容易暴露问题。

2、每块沁色中间的浓淡渐变状况。

一块玉器经过岁月的侵蚀,生成独特的沁色,需要由多种条件下才能形成:

一是玉器的掩埋地点出土时周围土壤中有机物存在多少的比例;

二是玉器出土的位置,能否与土壤中的有机物长期有效的接触;

三是玉器材质本身结构的致密程度。

必须这三个条件的同时出现,才能使玉器形成侵蚀而出现沁色。

即使在同一块玉体表面上,任何一点微观意义上的结构性差异所造成的材质不同,都可能会出现侵蚀程度的改变,也就是说,玉器平面上的任何一点沁色,都一定会出现不同的颜色变化,如果拿着标准器对着阳光观察,就会很直观地感觉到这一点。

而人工速成仿造的沁色,不管是古代的笨拙费力,还是现代化的快速逼真,都不具备这种变化。观察沁色的“活”与“死”能有效地提示出真伪的可能。

3、沁色生成位置的状况。

真品玉器的沁色生成位置,往往跟玉器材质本身的质地和接触的物品有关,没有固定模式,具有一种不确定性,有可能沁在穿孔的位置。也有可能只侵蚀在一个面上,而另一面不见任何沁色,了解古玉的出土环境便会理解这个话题。

人工的仿造沁色往往要在便于操作的地方,比如学做沁色的“老提油”法,成品沁色呈黑色,其方法是用绳穿在孔上,不断地将玉浸入在热油中,如此反复,那么,穿孔的位置有绳索移动,会有摩擦,很难提油着色,也不可能单面着色。

理解这个工艺,再去古董造假场所看看仿制的工艺手段,如果不让看你就看看仿古产品的共性是什么,万变不离其宗,所有的仿古工艺都有共性存在,包括被吹的神乎其神的什么“羊玉”“狗玉”等等,真实理解以后就明白,这些仿假都存在着工艺上的缺陷,需要从根本上捅破这张纸,否则一辈子都在这种假货中意淫。

4、玉器雕制风格与沁色形成的协调状况。

这一点非常难理解,但是比较有效。 如果我们以山东的玉器为辐射中心,来研究地域差异对玉器制造的设计纹饰与琢磨风格,那么,即使是江苏与河北距离很近,这两种风格也必然有所不同,而山东与广东、山西与陕西、甘肃与四川的风格相差更远。

地域的差异必然带来土壤盐碱、干湿、污染方面的差别,俗称“干坑”“湿坑”、“脏坑”、“净坑”。反映在出土的玉器上,这一点非常明显,各地不同的环境造成玉器沁色的差别也完全不同,在鉴定时就形成了规律,即:什么样地域环境出土的玉器,就会生成与地域相对应的沁色,这一定是有规律可循的。

如果是在辽宁地区出土的,具有红山文化制玉风格的玉器却生成了与良渚文化玉器相似的沁色,那么这件带有良渚文化玉器沁色的玉器可能就有问题。当然,这只是一种基本的鉴定方法,也不能排除早期出土流转地域后再次入土的可能。

三、西周玉器鉴定最后的总结

写到这里,也算是将沁色真伪的鉴定说得清楚了一点,如果看不懂就多去博物馆,看实物找感觉,古玩鉴定的感觉非常重要,如果面对真品没有任何触动,看到假货心潮澎湃,说明进的门错了,如果自己退不出去,别人是拉不出来的。

如果学习古玉的沁色鉴定,一定要培养一种感觉,一种标准器刻在脑中,记在胸中的感觉,玉器与书画、瓷器一样,鉴定的第一感觉是直觉,而直觉来自于日常的积累。

如果不能去博物馆,那就多看看我的文章,例如此篇文字中所有的配图都来自于博物馆馆藏真品,没有放赝品的图片对比,就是因为有的人会将仿品当真,我的观点一直是不对负面的东西过多关注,只要把自己做好就好。有的人打开页面全是假货,主要的原因就是天天喜欢看这类物品,网络大数据自然就会推送这类垃圾,物以类聚是有道理的。

如果希望通过鉴定特征以外的东西,尤其对西周玉器中的素器动物和圆雕作品,这种感觉尤为重要,老师和资料不用太多,先认准一个人,学会学懂,千万不要人云亦云,东一榔头西一棒槌,葫芦吞枣,最后胡子眉毛一把抓,现在网络上二把刀和卖假货的太多,有很多都是为了自己的销售,这是很致命的,不仅会将人带入歧途,有的时候还会将收藏意义的鉴定准确度彻底颠覆,如果实在没底,不如多看别人总结的鉴定特征。

宠物种类

阿富汗猎犬图片多少钱一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