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观音鉴赏网

李贵平眼中的诗仙李白与岷江流域

02-13

李贵平眼中的诗仙李白与岷江流域

岷江流域尤其是沿岸眉山、青神、乐山这一段,是古代名胜荟萃地——战国秦孝文王时,蜀守李冰就在凌云山下开麻浩河、凿离堆;东汉时期境内青神、乐山建造有规模宏大的佛龛。唐代还设置了水上驿站,配备船只接送客货。从唐代李白、杜甫到宋代苏东坡黄庭坚、陆游、范成大等一大批文化名人,先后在此地留下足迹,写下不朽诗篇;而唐代诗仙李白,更是对岷江流域情有独钟。

青神县境内的岷江

唐开元七年(720)到开元十三年(725),李白曾在四川彭山县象耳山读书,他先后游历境内的平羌三峡,登览峨眉山。唐开元十四年(726)他26岁时出蜀东去,留下《峨眉山月歌》《登峨眉山》等名诗,留下“夜来月下卧醒……”21字摩崖题刻,创立了“铁杵磨针”的奋进求学故事。

干谒失败 郁闷而登峨眉山

李白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来到四川的呢?他为什么对岷江流域兴趣盎然,诗兴大发?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锦州昌隆(今四川江油)人,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天宝元年(742)因友人吴筠之荐,召入长安供奉翰林,唐玄宗令他填新词,后因侮弄宦官高力士,得罪杨贵妃,被迫离开长安,漫游江湖。

少年李白的师傅赵蕤

唐开元八年(720)春,20岁的李白第一次离开江油,目的地是成都,这也是他人生第一次“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李白来成都的主要动因,是想尝试着走当时流行的上升之路:“干谒”公卿。他干谒的目标,是被贬到成都做益州刺史的苏颋苏大人。

所谓干谒,就是拜访有名望的人请他们引荐自己做官。这在唐朝是一种求仕风尚。苏颋,是与张说齐名的赫赫有名的天下两大手笔之一,如果被他看上加以褒扬推荐,那么李白就有希望入仕做官,名动天下。

事与愿违,李白干谒苏颋未能成功,他心情一度有些郁闷,便离开成都去登峨眉山。此后三年他又回到匡山读书,并与东严子隐于岷山之阳,数年“还迹城市”。开元十二年(724)他再游成都、峨眉,不久后离开,从而结束了蜀中生活。

峨眉山金顶

李白在蜀中一路行走,诗兴勃发,那么他到底写了多少诗作呢?清人王琦《李太白年谱》、詹鉠锳《李白诗文系年》认为,共有13首诗,即《访戴天山道士不遇》《登锦城散花楼》《白头吟》二首、《古风》其二、《酬宇文少府见赠桃竹书简》《登峨眉山》《峨眉山月歌》《巴女词》《早发白帝城》《窜夜郎于乌江留别宗十六璟》《宿巫山下》《自巴东舟行经瞿塘峡登巫山最高峰晚还题壁》。安旗、薛天纬《李白年谱》书中考证,又新增6诗4赋,即《初月》《雨后望月》《对雨》《晓晴》《赠江油尉》(又作《题江油尉厅》)《春感》《拟恨赋》《明堂赋》《大猎赋》《剑阁赋》。

象耳山下 磨针溪畔“铁杵磨针”

“铁杵磨针”的故事,在我们小时候就被写进课文里,耳熟能详,其真实性很难说清。但这个典故太有名了,于是,在今天的乐山地区流传着,还成为一个地理文化的标识。

李白青少年时代读书的象耳山,据很多专家考证,在今彭山县江渎乡象耳村境内的象耳山中。象耳山离江口镇约7公里,山深林密,重峦叠翠。山下,有宝砚磨针二溪,景色秀丽,是唐宋以来著名的风景旅游胜地。

彭山县象耳山

李白在象耳山中读书,最早见于宋祝穆《方与胜览》一书,至今山中仍留有李白读书台遗址。嘉庆《彭山县志》卷六有载:“彭山县治北二十五里象耳山有李白读书台。”明曹学佺《蜀中名胜记》云:“杨佑甫《彭山十事记》有……四日宝砚磨针二溪五日太白读书台,并刻李白石刻题诗”。

读书台前,原有晚唐诗人杜光庭的诗句:“山中犹有读书台,风扫晴岚画幛开,华月冰壶依旧在,青莲居士几时来”,记颂了李白读书台石壁题诗的故事。山下,有太白湖畔宋人题刻十七幅中的第七幅:“篮舆来自石仓路,喜得悠人陪杖履。想是山灵泽旱苗,不关居士隋轩雨”等摩崖题记,讲述了李白在山中读书的诗句,可见在公元720至725年间李白攻读于此。

如今,由于历史变迁,风雨剥蚀人为破坏,李白读书台、摩崖题诗早已湮没山中。近年,彭山民众将“夜来月下卧醒……”21字摩崖题诗重刻于山下磨针溪旁石壁。1984年12月彭山县人民政府刻“李白读书台碑记,恢复遗址,以示对诗人的怀念。”

象耳山李白读书台

读书台在我国历史上司空见惯,也引出很多励志故事,如“孙康映雪读书”“孟母断机教子”“铁杵磨针”等典故,鼓舞了许多青少年勤奋攻读。

由李白读书台引出的“铁杵磨针”传说,就发生在岷江流域的彭山县磨针溪畔。《四川通志》载:“县东北二十五里有磨针溪,在象耳山下。相传李白读书山中,学未成,弃去,适时其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何为,曰欲作针耳,李白感其言,遂还卒业。媪自言武姓,傍有‘武氏岩’。”说的是720-725年间,李白在彭山象耳山读书时,因想外出遨游,辍学离开象耳山出走,到山下一溪旁,遇见一老妇举着一根铁杵在石上磨,老妇言说只要功夫深,铁杵能磨成针,使李白重返山中苦读。

象耳山下磨针溪

后人将李白遇老妇磨针的溪流改名为“磨针溪”,并把老媪磨针的地方赠名“武氏岩”并留刻铭记。

宠物猫的种类和特点

李苦禅画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