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观音鉴赏网

六堡茶:探究口感背后的价格之谜

07-03

六堡茶:探究口感背后的价格之谜

有些六堡茶喝起来口感十分相似,但价格却能相差数倍。对此很多茶友表示不解,生怕踩了坑花了冤枉钱。

其实,抛开品牌溢价的情况,我想还是得从品质这个根本上找找原因。因此,如何正确识别六堡茶的品质就成了关键。

开汤,无疑是考察茶叶品质最直观的做法,但仅靠香气滋味这些浅层的感官体验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深入并且多维度地综合判断,但这往往是很多茶友所忽视的地方。

例如,茶的耐泡度,茶香与汤的融合度,滋味的丰富度、包裹度、均衡度,喉韵的深浅,茶气的强弱,余韵的有无及持久度等。这些都是非常好的指标,能够帮助我们像剥洋葱那样,一层层往里探寻品质,了解茶叶的原料水平、制作工艺、仓储环境、陈化时间等情况。

一般来说,只要是品质优异的六堡茶,上述的这些指标普遍都会有较好的表现。对比品质一般的茶,有时指标上的优势可能看似不大,但足以令价格翻倍。因为,就是这细小的差距决定了谁更有陈化的价值,正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所以我们平时写开汤评测都会比较严谨,选不同的水、不同的时间开几次汤,每次开汤又会尽可能的泡到“榨不出”味道,给茶叶足够“压力”;

同时,在反复冲泡的过程中,仔细捕捉茶汤所表现的每一个细节,特别是体感层面。力求喝出这款茶的方方面面。把品质摸透,把差距搞清,这是一个十分耗时但有趣的过程。

给大家举两个我亲身经历的例子:

(1)有次茶会,有个朋友拿了两泡茶让大家一起试试。冲泡的前段两者口感较为相像,有些茶龄较短的朋友并没喝出差异,但经验丰富的老茶骨还是能从一些细节中察觉出区别。泡到中段,两款茶的差距明显变大,一款开始掉水变得味淡,而另一款则持久耐泡,汤甜韵长。

难怪有人说,路遥知马力,久泡见茶味。交流得知,两款茶的原料产地、工艺、陈化年份都十分相近,只是胜出的那一款原料山场环境、树龄更好些,所以市场价要贵很多。

(2)还有一次,朋友让我盲品两款号称二十年以上的陈香六堡。对比中我发现,两者香气滋味都颇为接近,但其中一款的陈香夹有水味,还略带青感,有点像用大火煮出来的饭,虽然熟了但总带有一丝生感;

同时,喝进体内让人气机不通,有滞留感。综合判断后我认定它的年份有水分。后来朋友肯定了我的判断,并告诉我两款茶的价格相差几乎十倍,所以贵的确有贵的道理。

大家平时拍照都应该都听说过“模糊”跟“虚化”,它们虽然都指看似不清晰,但本质不同。前者是质量欠佳,后者却是质感提升。

其实喝茶也一样,许多看似相似的味道之下,内质可能差距甚远,所以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多喝正味的茶,培养起我们对味觉、体感的敏锐度,长期以往,便能识别出茶叶真正的品质和对应的价值。

欢迎大家继续关注六堡茶微刊,收藏、挑选六堡茶,从这里开始!

本文为六堡聚原创文章,转载请在后台留言,获得授权后方可转载,并注明出处“六堡茶微刊”

缅因猫多少钱一只

颜真卿书法字体转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