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观音鉴赏网

《山海经》里的玉石传说:一瞥古代玉文化

07-27

《山海经》里的玉石传说:一瞥古代玉文化

万事万物的发展和演变,都要考虑历史的进程。九千年的玉文化也是如此。

玉是什么?在古人眼中,漂亮的石头叫做“玉”。古人多是信奉神灵的,认为玉石之美来源于灵气,应该赋予更多的神话来歌颂。

有一部包罗万象的先秦古书,讲述了诸多关于和田玉的奇谈。这部书的名字叫《山海经》。

在后世看来,《山海经》的内容略显荒诞,不能以它参考做学问。早在西汉时期的司马迁,曾用“虚妄”一词评价此书。然而此书对我们优秀的玉文化,给予了足够的尊敬。

玉可以吃么?

玉到底能不能吃?很多玉友肯定都有耳闻:有一位葛仙翁吃过玉,《本草纲目》也说玉石可以入药。在《山海经》当中,却只有天神才能吃玉:

有一座山叫密山,那里是丹水的源头。此处产出的玉膏是黄帝喜欢的食物。玉膏分为五色,泽而有光,天地鬼神都能以它为食。

古代祭祀必须摆上玉,有时候还和牛羊并列,因为神仙爱吃!很多君主帝王纷纷效仿,吸食玉粉以求修仙得道。可惜这样的国君寿数大多不久,不如玩玉养性的乾隆爷活得长。

玉产在哪里?

“五色玉膏”的神话当中,还有不少值得思索的地方:

产玉的“密山”是不是昆仑山或黑山?“丹水”是不是玉龙河?玉膏分为五色,是不是黑白碧青黄?所谓的玉膏是不是指籽料?

很可能《山海经》的某位作者,真的到那西域之地走过一圈,才把故事讲得如此详尽。

除了河里的玉膏,《山海经》作为一本地理书籍,还提过不少山料产地。浏览一遍它对于山川的描述,会发现“其上多金玉”这句话重复了十数处。就连后世形容玉石的“琳琅瑾瑜”等字,也在《山海经》有过笔墨。

《山海经》中的玉德

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中,修复师屈峰说道:玉有六德,以玉比君子。玉就是一块石头,但是中国人能从上面看出德行。

自从春秋以来,孔夫子的玉德理论风靡了整个华夏。就连《山海经》都用一则神话,为“以玉比德”的理论提供了依据:

在某个遥远的地方,有一棵长玉的树。每年都会有凤凰来吃树上的美玉,而凤凰的头上生有“德”字。

没有一定的品德支持,即使美玉在手,人们也未必能得到升华。皇帝和凤凰爱美玉,不只是享受口中的食量,而是把美玉和自己高尚的品德相融,将德化通过玉石撒向人间。

《山海经》不生产神话,它只是神话的搬运工

看似离奇的上古怪谈,写满了古人对和田玉的无限尊敬。

荷兰猪怎么养

被猫抓出血了要打狂犬疫苗吗 知乎